歡迎來到中泰聯合認證有限公司 24小時熱線( 微信):132-2810-7878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將產品認證定義“是由第三方通過檢驗評定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和樣品型式試驗來確認企業的產品、過程或服務是否符合特定要求,是否具備持續穩定地生產符合標準要求產品的能力,并給予書面證明的程序。”
產品認證的基本概念:
產品認證是對產品滿足規定要求的評價和公正的第三方證明。產品認證由產品認證機構實施,機構應滿足GB/T 27065-2015的要求。產品的規定要求一般包含在標準或其他規范性文件中。產品認證是一種合格評定活動,它為消費者、監管機構、行業和其他相關方提供產品符合規定要求的信心,這些規定要求包括產品的性能、安全、互換性和可持續性等。產品認證能在國家、區域和國際層面促進產品貿易、市場準入、公平競爭和消費者認可。
產品認證的意義:
1.建立規范有序的市場
市場經濟是一種注重責任與秩序的經濟體系,而這種責任與秩序是難以自發形成的,要建立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秩序體系,主要的手段就是法律規范,因此說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無數事實證明,在現實生活中新的經濟秩序的建立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國為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制定了不少規范,現在的問題是還有一些人不能自覺遵守規范,假冒偽劣產品屢禁不絕便是明顯的證明。
怎樣才能使規范轉化為社會成員的行為準則并自覺遵守呢?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懲治違法犯罪行為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但是,僅僅靠外部強制手段是不夠的,還要有一種從組織內部形成的自我約束機制,而產品認證恰是建立這種機制的手段,它同依法進行的產品質量監督是相輔相成的,有時甚至是更有效的。由此不難理解,為什么世界各國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同時都大力推行產品認證制度,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它有利于提高市場主體的守法意識、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2.保護消費者的安全、健康和合法權益
技術越進步、產品的科技含量越高、功能復雜性和多樣化程度越高,產品價值也越高昂,因產品質量缺陷給消費者造成的損失和傷害也會更加嚴重。但絕大多數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由于缺乏鑒別能力(有些商品需要專門知識和檢測設備),難免會受騙上當。特別是虛假廣告、假冒商標的出現,加上個別生產者和經銷者受利益驅動采取一些欺騙性行銷手段,消費者急需公正的指南、市場急需引導消費的措施。基于這種需求,“信得過產品”“信得過商店”“推薦產品”“保險產品”“免檢產品”等紛紛出現,它們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導消費的作用,但它們給消費者提供的信息有的是模糊的,既不定性又不定量,其指導消費的作用是有限的,國外的消費者更無法理解和利用這些信息。
產品質量認證是國際通行的、以標準和檢驗數據為依據的、由第三方認證機構提供的、公正可靠的質量信息。被認證的產品,其質量不僅有組織內部的休讓宿施,還受認證機構和消費者的雙重監督。產品認證標志成為消費者極易識別的信息和可靠的購物指南,同時也是消費者安全和經濟利益的保護傘。我國通過認證認可條例,規范認證企業和認證機構的認證活動,施行一整套可操作的懲戒措施,歸根到底都是為了保讓認證活動的公正和結果的真實可信,使消費者的利益得到切實的保護。
3.標準的貫徹實施
推薦性標準的自愿采用是市場競爭和技術進步的要求。但是,推薦性標準,有的企業就缺乏貫徹實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施產品質量認證是借助市場作用實施標準的巧妙、有效的辦法。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標準都是自愿性的,這些標準之所以能被廣泛采用,除了標準本身的科學性和先進性為交易雙方提供了最佳選擇之外,開展產品認證也是重要的實施途徑。
產品質量認證是以特定的(先進或較先進)標準為依據,這就能在市場上把執行先進標準的產品與其他同類不同質的產品區別開來。消費者選購有認證標志的商品拒絕非認證商品,就會形成強大的市場壓力,促使企業努力提高產品質量、積極貫徹實施先進標準,爭取獲得認證。
隨著標準的不斷修訂和標準水平的提高,認證產品的質量水平也相應得以提高。這種標準和產品質量水平相互促進的策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旦運行得當,要比行政強制手段有效得多,日本的標準化走的就是這條路。細讀日本標準化法便會發現,它實際上是一部產品認證法。由于標準化和產品認證的完美結合,既推動了標準的實施又打造了產品的高質量。貼有JIS標志的商品既塑造了日本產品的質量信譽,又擴大了日本工業標準(JIS)的影響。這可能就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標準化的一項優選對策。
注:認證流程有特殊要求的,按相應的認證規則要求執行
1、認證申請書:認證委托人、生產者、生產企業的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生產許可證復印件,產品注冊商標證明復印件(如有),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如有)等資料。
2、產品描述:應包括委托認證產品信息、工藝流程、原材料清單,認證單元內覆蓋的系列產品清單及認證單元內各個型號之間的差異說明。同時提供產品說明書及產品合格相關檢驗報告。
1. 基本原則
收費項目和標準按照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的規定制訂。
認證檢查的工作量(人日數)根據申請認證組織的規模、認證領域數量和專業特性等按國際準則及國家主管部門有關要求確定。
2. 收費項目與標準
2.1 認證收費項目
a) 申請費:初次認證、再認證、增加認證領域、變更認證范圍等的申請費用;
b) 檢查費:初審、監督、再認證、特殊檢查等檢查活動所發生的費用;
c) 批準與注冊費(含證書費):初次認證、再認證、認證變更等的批準與注冊費用,按不同認證領域分別收取;
d) 年金(含標志使用費)、更換證書費。
2.2 收費標準
序號 | 收費項目 | 收費標準(單位:元(RMB)) | 備 注 |
1 | 申請費 | 1000×n | n為認證領域數 檢查人日數按國家規定執行 證書副本及子證書每張收費100元 補發證書及證書變更每張收費100元 年金每年交納一次 |
2 | 工廠檢查費 | 3000~6000×人日數 | |
3 | 批準與注冊費(含證書費) | 2000×n | |
4 | 年金(含標志使用費) | 2000×n | |
5 | (監督)檢查費 | 3000~6000×人日數 |
注:人日數是指認證檢查所需的工作人天數(即檢查員人數×工作天數)
3. 收費方法
a) 申請人向ZTC提出認證申請時支付申請費。檢查前支付工廠檢查費。頒發認證證書前支付批準注冊費。
b) 獲證組織在交付監督檢查費的同時支付年金。
c) 更換證書費在領取新證書前支付。
4. 檢查人日數核算方法
4.1單一領域產品認證
產品認證檢查人日數與認證單元數、檢查類型(初審、監督、再認證、特殊檢查等)、企業規模、生產場所、產品復雜程度、企業已獲得有效的體系/產品認證證書因素相關。人日數包括文件評審、檢查準備、現場工廠檢查和最終報告等時間;不包括路途時間。
4.2多領域產品類別結合認證
對于多個產品類別的結合認證,與其他產品認證或相關管理體系進行一體化檢查的情況下,工廠檢查人日數可在單一領域產品認證檢查人日數之和的基礎上適當減少,通常考慮產品認證單元數量并按實際發生的檢查人日數計算。
4.3增加認證領域.
認證委托人已經獲得ZTC某領域認證以后提出擴大其它產品類別的申請,應按該類別的認證單元、工廠檢查人日數計算費用。
4.4擴大認證業務范圍
認證委托人已取得產品認證證書需擴大認證范圍的,根據實際發生的檢查工作量計算。